规范非学科类培训,为学校教育提供有益补充

2022-12-30 06:18:37 来源:教育之星


(资料图片)

日前,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时间、收费等方面提出进一步要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理念的进步,体育、艺术培训成为许多家长的选择。如果说以前还因为小孩得上英语、数学等学科培训班,所以没时间上课外兴趣班,那么现在无论是从选择面还是从时间上,非学科类校外培训都不失为丰富孩子课余生活的一个选项。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资料图

从教育部的工作部署来看,要求到2023年6月底,各地非学科类培训政策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基本健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接下来的半年要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制定框架。意见要求,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培训机构,明确相应主管部门;所聘从事培训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类别的职业(专业)能力或具有相应类别的教师资格证,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在岗教师(含民办)。对2023年6月底前仍不能完成整改的培训机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应该由谁主管确实是个问题。目前看起来,教育局可以出台一些指导意见。同时这类培训又是个市场经营活动,所以应当纳入市监局管理视野。此外不少体育艺术机构会加入一些行业团体,因此它又很可能属于体育总局某个协会的下属会员。这么一算,管理方的确很多,而明确主管或许只需集中在市监和教育两个部门,问题在于,培训活动是市场活动,但市场监管却未必懂素质教育类培训的好坏,同理,教育部门对市场经营活动的管理权限必然要受到自身权责的规制。因而,协调确定主管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规范发展相当重要。

另外,搞校外培训必须要有能力或有证,但不得聘用在职在岗教师。这既意味着校外培训的师资队伍可能存在不小市场缺口,另一方面,如何衡量培训老师具有相应能力其实值得考虑。特别是体育方面,不当的培训方法可能导致青少年存在伤病隐患。举例而言,很多北方出生的人都会滑雪,他们也因此到南方的一些城市从事滑雪教学,他们或许也能让人滑起来,但那种方法却可能是错误的。而在另一些项目上,比如街舞,这个最初只有一小部分人在做的项目的确不存在体系完整的所谓资格证,好的舞者来自于市场认可,很多含金量高的赛事证书也是市场自发制作的证书。所以,不唯证是对的,但不唯证之后如何把好准入关却是需要考虑的工作。

意见还要求,管好家长的钱袋子——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培训不得使用培训贷方式缴纳培训费用;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培训收费实行指定银行、专用账户、专款管理;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这些举措实际上将非学科类培训的玩法限定在好好做培训层面,不要涉足金融或扩张游戏,同时为家长减轻培训负担。

意见提出,各地根据需求可以适当引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这是一项双赢的工作,因为课外服务变得更丰富了,但也意味着要做好监督工作,避免形成关系户垄断课后服务。意见要求,引进费用标准要通过招标等竞争性方式确定,并要明显低于培训机构在校外提供同质培训服务的收费标准。从市场操作手法上看,明显的低价对培训机构不是笔赔本的买卖,因为校内的学生足够多,一旦学生对某位老师形成了信赖,就成为了长期客户,而在市场上寻找这样的优质客户是很难的。如果机构好、老师尽责,对于学生学校机构来说,是三赢,如果缺乏监管,则容易使学生和家长沦为被收割的韭菜。

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有望走向大舞台,不过还是得规范起来,使其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 校外培训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