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看点:向“教是为了不教”之至境迈进

2023-01-04 09:17:02 来源:教育之家

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里,深深吸引我的是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教是为了不教。”特别是在今天的教育生态下,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素养培养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已成教育共识,换句话说,今天的教育正向着“教是为了不教”之至境迈进。


(资料图片)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观点,最早见于1962年4月10日叶圣陶先生在《文汇报》发表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叶先生在文中说:“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学生将来经常要阅读,老师能经常跟在他们背后吗?因此,一边教,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叶圣陶先生最初是针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来的。阅读,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不管什么人,也不论他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阅读总是少不了的。而教师能教的时间总是相对较少的,更多则是靠个人。因此,青少年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1978年3月,叶圣陶先生在一次座谈会上发言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是的,“任何功课”的学习,教师的“教”都应该朝着“为了不教”这一教育至境而努力。

作为“叶圣陶教师文学奖”获得者,我从事语文教学40多年且在学生写作指导方面有一定的研究,读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特别是先生关于写作教学的论述颇有感触。这里,我主要谈两点。

一是写作贵在情真。指导学生写作,必须要教会学生在写作中抒写真情实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如果这种本领没有练成,写作没有真挚的感情,作品是很难打动别人的。如果“为文造情”,那么,获得的很可能不是同情,而是“痛情”——令人头痛的虚假感情。比如,某一年高考,题目是两组四幅漫画,其寓意是批判“唯分数论”的错误教育观念。但有些考生不是根据出题人的意图分析“以分数论成败”的危害,并提出自己正确的观点和主张,而是“为文造情”,写自己因某次考试失误遭到了父母的暴打,导致自己好些天都是痛苦异常地带着伤痕上学。每每看到这样的作文,当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我很是无奈。

文章是否情真,一个有经验的阅读者能够一眼看清。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无论写什么文章,只要而且必须如平常写信给朋友一样,老实倾吐胸中的积蓄。”这“胸中的积蓄”,必然是存储于心的真情实感,于己,是不吐不快;于人,是吐即感人。当你“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时,这样的文章怎能不令人叫好?我的诗集《自由及其他》是在近10年时间里,对家乡、父母、姐妹、儿女、朋友及乡邻的真情抒写,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真情实感。后来,在全国第四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评审中脱颖而出——“情真”,不能不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二是写作要掌握规律。所谓“规律”,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现在有好些作文法一类的书……这些书大半从现成文章里归纳出一些法则来,告诉人家怎样怎样写作是合乎法则的,也附带说明怎样怎样写作是不合乎法则的。我们有了这些知识,去看一般文章就有了一枝量尺,不但知道某一篇文章好,还说得出好在什么地方,不但知道某一篇文章不好,还说得出不好在什么地方。”这“规律”或“法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包括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包括文章的思路结构,还包括文章的语言特点等。诗有诗的规律,小说有小说的规律——哪怕同样是写小说,“欧亨利式的结尾”就特别受人青睐。而“规律”的掌握来自于学习,叶圣陶先生说:“教学生阅读,一部分的目的在给他们个写作的榜样。”这“榜样”,就是“规律”。正如语文课本,既是语言文字学习的材料,又是思想教育的载体,更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本。比如,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几篇课文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在上这几篇课文时,除了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特别是文言文),理解“学习之道”,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把《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等当作学习写议论文的范文来教。学生学习这几篇文章之后,就知道议论文的结构该怎么安排,开头、结尾该怎么写,中间该用哪些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在作文教学中,我提出了“有模有样”作文教学法。所谓“有模有样”,就是教师希望学生写成什么样的作文,就给学生什么样的范文,让他们模仿范文进行写作,并逐步由最初的模仿走向自由写作——这“逐步”就是要教会学生“必须从特地留心成为不待经意的习惯,才能每一次都合乎法则”(叶圣陶先生语)。这“合乎法则”的文章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像样”的文章,这“像样”,就是掌握了写作规律的作品。

当然,写作的“规律”还包括叶圣陶先生曾说的:“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唯在理真情切而意达,即文学亦未能外此。”这里,叶圣陶先生由小学生作文的要求推而广之,谈到“文学亦未能外此”,实是对写作“规律”中最重要的三项内容的准确概括。

总之,《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汇聚了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精华,是一座资源丰厚的宝藏,在教育改革日趋激烈的当下,仍然值得我们深入开采与挖掘。

(作者系“叶圣陶教师文学奖”获得者、特级教师、广东省佛山市顺德文德学校教师)

●请读者思考:

近些年,教育改革轰轰烈烈,但语文的味儿、语文的美仍旧是我们不变的坚持。我们应该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怎样在变化中坚守不变?我们能否从叶圣陶先生的论著中找找答案?

《中国教师报》2023年01月04日第8版 

作者:郑晓君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