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一格》淡灰色封面上有一座冰山。80年代末出生于山东的作者格子在这部处女作中,写下了深深经历过后的生活,像那座冰山,暗色的“冰山底座”隐于水下,展示出的冰山部分银白发亮。“人生不过是格子里的方寸世界。”作者只想探寻自己在其中游走的一格,从出生的小村庄到如今生活的繁华都市,他将“对自我的诚实探究”与“对外界的无限兴趣”合二为一,父母、爱人、故乡,一次旅行、住院、失败的购物……他用文字探索自己,也书写日常生活的吉光片羽。格子说,随笔写作就像在文字的低空飞过,自由随性,也希望读者“带着智力上被尊重的愉悦”去阅读,从中见到一个有趣的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下是中国作家网记者对格子的采访。
《人间一格》作者格子
中国作家网:格子你好!读你的随笔集能大概得知你的人生经历,出身乡村,到大城市上学,做媒体工作。能不能请你简单谈谈求学和工作的经历?
格子:我的成长经历比较简单,但也很丰富。简单在于我就是顺着求学的道路走来的。我总觉得,80后、90后是受益于改革开放的两代人,这个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信息量的增加。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我最重要的读物也只有《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三本,选择非常有限。五六年级的时候班里同学带来的金庸作品和日本漫画《龙珠》成了我的不一样的阅读记忆。
我上学一直比较轻松。中考的时候我是全镇第一,到全县第二好的高中就读。我因为成绩好进入了专门设立的理科实验班——很被动地被推着走:在一个县城中学,我参加过全国数学和物理竞赛,但最终只有高考一条路;郭敬明、张悦然、蒋方舟等同龄人早早成名对我们的冲击很大,可我们没有机会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都不知道怎么报名。
2007年我按部就班考大学,以一个理科生的身份进入新闻学院网络传播系——进去之后发现新闻系好有趣。实际上,我是在武大打开了世界,真切地感受到上了大学一切我说了算。像进了万花筒一样,想把每种色彩都粘在自己身上,记得听讲座时一位教授提到朱光潜先生在武大教书时向学生转述塞缪尔•约翰逊的话:Know someting about everything, before you know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很多年里我做的都是know someting about everything——以好奇心为主的漫无目的的求知,这充盈了我的血液骨肉,让我变成了一个饱满的人。考研到清华新闻学院时,我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和方向。那两年我过得非常充实,除了新闻学院,在社会学系和人类学系串来串去,也读完了学校和国际记者协会的全英文项目。毕业后,没有再离开新闻这个行当。
我在武大和清华所受的通识教育是决定性的。在我的家乡,经过升学的十字路口之后,我已经走上一条很少人走的路了。某种程度上我很幸运。我也会将小时候在农村的经历视作多元文化的一部分,接受了非常难得的在自然、土地以及不确定性中成长的童年和少年。
中国作家网:做记者的经历对你的随笔写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格子:记者工作有特别多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在媒体这些年,对我来说也像个大学,它对我进行了再教育。我去过全国大部分省市,更加熟悉各地的风土人情。采访时心里也没有太多预设,还挺愿意去拥抱每一个经历的。
这本书中我写过一句:整个世界都是我们村。一方面是因为我痴迷曾经成长起来的熟人世界;另一方面是有一种自信——当我去写我,写我的世界,其实是在观照更大的世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对于从记者身份开始写作的人来说,只有阅世一个选项,对这个世界经历越多越好。像都做过记者的海明威、马尔克斯、乔治•马丁一样,有一类作家是“我的经历会慢慢在我的作品中去蔓延开来”。不是说一定把经历写出来,但见识得越多,心中越有世界的丰富肌理和纹路。创作随笔的时候,我的经历对写什么产生了影响,我选择了更有复杂性的话题,这符合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这本随笔集的基本创作理念是以小见大。实际上,是把自己视作世界这个大网上的一个点——我被时代的潮水推着往前走,是14亿人口的国家中人口最众多的民族的一员,身体和头脑都很活跃的男性青年,我的感受与大家联系在一起,解剖我这样一个人是有价值的。当我写这滴水时,我也在写身在其中的洪流。
《人间一格》,格子 著,译林出版社,2022年12月
中国作家网:书中不少篇幅写到了小时候的乡村生活,很生动,声音、光影、气味,触觉、味觉等共同形成乡村生活的图景。最主要的还是人,亲人、朋友、老师、同学等等。除了人生的起点,故乡对你来说还意味着什么?
格子:我已经有两年多没有回故乡,它在在我记忆中变淡了,越来越符号化,更多成了精神上的东西。我有一点恐慌,有的作家是以世界为家,我还是需要一个根据地,故乡就是我的根据地。我住在北京最繁华的地区之一,但依然觉得像在村里一样生活在熟人世界。我不是很习惯所谓“单向度的人”“原子化社会”等对于城市生活的定义,还是习惯按故乡的方式生活,冬天我会在家存大白菜,用它炖肉,或者做玉米糊糊。我彻头彻尾是刘村那里长出来的植物,即使越长越高,但根还在那里。
我家人现在都不在村子里生活了,导致我似乎变成了过客,疏离感越来越强。曾经我的脑海里有一幅街景图,但后来发现每次回去它都会变个样。村子的外观一直在变,每次回去看着新开的那些店,我都感叹“镇上都开这个了”……事实上人们的观念也变了,横竖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了。父母虽然也肉眼可见地变老,但我没有特别感受到他们身上的强烈变化,但每回一次故乡,故乡都会剧烈变化给我看。
中国作家网:你曾说故乡刘村是最普通的村,北京是最集大成的城,但在文学上依然像片处女地。写从农村到城市的生活或经历的文学作品也有不少,为什么你觉得这个领域依然像一片处女地?随笔在描写或记述一代人生活经历方面有什么样的优势?
格子:这主要是针对我这一代人而言。前辈作家作品中有很多写农村的,比如莫言、刘震云,但他们不是我的同代人,他们笔下的农村不是我成长的、熟悉的农村,甚至感觉像两个世界,以至于我阅读时都有点猎奇的感觉。我自己在农村的成长经历不是这样子的,我拥有很有意思、很温暖的童年,那种乐趣和少年记忆是不容抹杀的。再有就是80后、90后已经成名的作家,基本上都是在城里长大的,他们在青春文学中所写的经历,不会发生在我所成长的环境里面。我说它是文学处女地的时候是想说,极少有人写我这代人的经历,它重要,是因为人数众多。我曾在媒体上看到反映中国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图表,我们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也最快的城市化进程。谁来到了城市呢?80后、90后是大规模经历了这一进程的,无论接受了何种教育,大批来自农村、城镇的年轻人落脚在城市。我自己没什么特殊性,跟大家一起被潮水推到这里,到现在也是个挣扎的人,依然小心翼翼试图去站住脚。代表这些人经历的作品在哪里?以上两点让我觉得哪不对劲儿,我得写。
随笔的最大优势在于真实性。我是一个随笔爱好者,写一本好看的随笔集对我很重要。蒙田、毛姆、E.B.怀特等人的随笔让我留恋,它是真实的、智慧的,与这样的人通过文字交流时的触感,是小说不能替代的。随笔能让大家带着笑、带着智力上被尊重的愉悦去阅读,是一个成熟起来的社会该有的文字。它不是直白的抒发感情,而是我花一个下午观察了一朵花开,想跟你慢慢讲这件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你能看到我是什么样的人,了解到我看世界的方式是什么样的。我其实也经历过很多有戏剧性的事情,但并没有在这本书里写,我不希望以过分的戏剧张力去影响作品本身要传递的东西。
中国作家网:你是怎样选择题材的?
格子:随笔在题材选择方面要求其实挺高的,所以写这本书最困难的其实是决定写哪些,而不是写的过程。
题材选择上,比如我生活中倾注了很多感情、占比特别大的东西,好多都没写,比如网球、梅西、我妈妈……我有意规避了成长或成功相关的内容,这本书关于一个人的小村庄变成了一个更大的世界,整个世界都是他们村,而不是他的成长。很多事情不在这本书的主题里面,它是另外一个故事。书名叫《人间一格》,就是要看看是什么构成了我这个世界的肌理、边界、内在逻辑以及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要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深度,有更多想表达的东西,我才会去选择。
中国作家网:为什么会选择以自己作为写作对象?
格子:有段时间家里人生病了,我在医院待了有两年,缺席了正常的生活,对生活本身产生了很多不一样的感受。任何人都只能展示冰山,而无法展示冰山底座。生活本身挺复杂,而文学作品要传递什么很重要。这两年发生的事情都是我的“冰山底座”,扛下来,在海面上依然可以闪闪发光。这两年社交少了,更多是“看自己”,也蛮有意思。
以自己为写作对象,是觉得写别人终究隔了一层窗户纸。关注自己能更自如地表达——我对世界的感受是文责自负,不需要借助别人来发表看法。几年前我对非虚构写作很感兴趣,现在兴趣很小,觉得容易因为无知而导致很多的问题。不亲历事情,再好的采访技巧,都很难接近当事人心中的真实。如果受制于非虚构对于真实性的苛刻要求,那么对我来说,能表达的就非常有局限。我更喜欢表达自己,对有所触动的故事,我更愿意以95%的真实和5%的虚构完成它。就像杜鲁门•卡波蒂写《冷血》,故事本身几乎是真实的,但如果写成非虚构,就意味着他作为一个作家,是无法在其中进行表达的。而表达对现在的我非常重要。
中国作家网:写作过程是否让你对自己有了更多的理解,或者发生某种改变?
格子:还是有的。你说出的、写出的会定义你、影响你的思考。人特别像被自己歌声吸引的塞壬,你构建了自己的审美,它潜移默化地再去影响你,我认为这是一个不断向前的循环。你心甘情愿进入其中,但要提防自己变成自恋狂。
中国作家网:为什么说选择随笔写作是在文字的低空中飞过?
格子:文字的高空始终是以故事为代表的,或是能在现实生活中带给人利益的,比如经济学、法学的作品,或一些畅销书,教你谈恋爱,对付渣男……而小说、故事对人有永恒的魅力。但为什么需要随笔?为什么要看一个人碎碎念,需要用智力来参与阅读,读完后,除了对世界的丰富性有更多认知,好像什么都不会获得?有读者留言说这是本完全没有用的书,我说对,它不能给大家创造点什么。但我觉得在成熟的社会中,应该有人将一部分时间交给随笔。随笔没有阅读上的紧迫性,而且“文字的低空”也是有一些优势阅读场景的。为什么战争中的美国士兵都去读E.B.怀特写农场生活的《人各有异》,因为他讲述了生活原本的肌理。
中国作家网:《人间一格》中记述了一些同龄人不同的人生道路,就你目之所及,你觉得同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是否有很大差异,你会怎样概括?
格子:差异还挺大的。你眼睁睁看着同龄人不断拉大差异,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相对来说我们比前几代人的脸谱化要少很多,还挺丰富的。像是被水推着往前走,大家被推到不同的地方。个人的自主选择当然很重要,时代的机遇、挑战和困难客观上也造就了这一点,大家做了不同的选择,过上了不同的人生。有一个比较内在的共同点是大家都比较关注自我。这也跟独生子女有关,天然地从出生开始就发现自己是中心。我有哥哥姐姐,多了和别人一起长大的体验,我会对别人感兴趣,对于不同的生活状态、思考方式,也有兴趣去了解。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