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访||诗人金小杰
金小杰,女,92年生于山东平度,教书,写诗。作品常见《中国诗歌》《山东文学》《星星》等。曾参加2016《中国诗歌》新发现诗歌夏令营、2017全国散文诗笔会等,曾获得草堂·青年诗人奖、第五届“诗探索·中国春泥诗歌奖”等。
1、你是从哪一年开始诗歌写作的?最早激发你写诗的灵感是什么?
(资料图)
现在回想起来,初次接触诗歌是一件很稀疏平常的事情,那是一节极为普通的语文课上,语文老师随口说了一句,你们仿写一下刚刚学过的写首诗吧。为了交作业,我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首诗歌,当时完全不懂诗歌的韵律美、建筑美,当然,现在我也不太懂,用“连滚带爬”来形容第一次尝试写诗,一点都不夸张。那年的语文课本仿佛选载了很多诗歌,比如食指的《相信未来》、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舒婷的《致橡树》……也可能没有这么多,记忆出现了偏差,把印象中入门接触的诗歌都集中到了初二那年。就这样,像是一瓶香槟被拔开了瓶塞,诗歌写作从仿写到创作,一直走到了现在。
日常创作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习惯,也不一定非要等到夜深人静才要去创作,因为灵感像一只扑棱棱的小黄鹂,有时候它绕来绕去,一天到晚缠在身边。有时候它又非常贪玩,十天半月都可能不见踪影。大多的时候,灵感会藏在课间和小朋友们的聊天里,藏在办公室外由绿转黄的梧桐树叶上,藏在下班路上像云朵一样缓慢移动的羊群里……举个比较具体的例子:前些日子,我刚刚换了一个单位,新的学区小学更小了,学生更少了,说不上四面环山,但站在操场就可以望得见山。刚开始的这段日子,我一度怀疑自己的听觉出现了问题,因为在一天中的很多时间都能隐隐听到高铁呼啸而过的声音。某天下班,开车往北走了一段距离,看到了铁轨,这才意识到自己日常听到的声音并不是幻觉。恰巧,那几天和班里的一个小朋友聊天,小朋友说自己的妈妈在北京陪姐姐治病,只有寒假才会回来看他。孩子小,声音稚嫩,眼睛里闪烁着对妈妈的想念。于是,《听火车》很自然的就从笔尖下流淌出来。
2、请选择2—3位对你的诗歌创作最有影响的古今中外诗人或艺术家。
影响比较大的当然是教材里选编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外加宋朝的辛弃疾和李清照,近现代的有海子、顾城等。最有影响的应该还是杜甫、白居易和海子,从杜甫身上感受到诗歌创作要立足于脚下的泥土,从白居易的身上学得诗歌创作要写得通俗易懂,为大众所接受,从海子的作品中,则汲取了丰富大胆的想象。仍然记得在大学的文学社里,文学院教授公益讲授海子的诗歌,不计课时,不计报酬,一百多人挤在一间教室里,没有座位就站着,窗外的树叶“哗啦啦”地响着,大家全神贯注地跟着教授在诗歌的花园里漫步,八点、九点、十点、十一点……致敬这古老而又美好的诗歌夜晚。
3、请提供你自写作以来的 10首代表作题目,并注明写作年代。
《在长乐小学》(2016年);《相亲》(2016年);《大雪》(2016年);《靠山》(2017年);《二十五个春天》(2017年);《在小学(组诗)》(2017年);《化妆》(2017年);《小镇》(2017年);《偏见》(2017年);《冬至》(2017年);《广场》(2018年);《产前》(2018年);《妈妈》(2019年);《能够听鸟鸣的日子(组诗)》(2020年);《所见》(2021年);《想把海揣回乡下》(2022年)。
4、你写诗一挥而就,还是反复修改,还是有其他写作方式?
我大部分的时候诗歌都不会重复返工,对于我来说诗歌创作就像是一个炒菜的过程,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节点,会有一些句子迫不及待地跳出来跟我见面,我能够做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加一分的修辞,烘托这九分的“迫不及待”。
5、你如何看待生活、职业与你诗歌写作的关系?
当然是先有生活才有诗歌,虽然很多人说文学创作高于生活,但很多人都忽略了最重要的前半句:文学源于生活。小到柴米油盐,大到婚丧嫁娶,它们都是创作的素材。可以说无生活,不创作。血肉丰满的平凡生活才能养育出活色生鲜的诗歌作品。至于职业与诗歌写作的关系,它们更像是寄生互利的关系。职业在生活中为作者提供了新的社会角色,新的社会角色又为诗歌创作推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从2016年入职写下的第一首《在长乐小学》,到如今的《想把海揣回乡下》,在这个过程中,从落差中的失望到现如今早已离不开这群可爱的小孩,诗歌是整个过程的见证者和调节者。
近些年还有人说,小朋友们是天生的诗,通过实践证明,的确如此。在诗歌创作低谷的日子,我就陪这群小诗人们一起参加各类比赛。小朋友们拿奖拿到手软的时候,我就嘱咐:“大家虽然拿奖多,但不能翘尾巴哦,诗歌不是用来炫耀的,这些证书、奖杯只是对你走过的路的一种证明,要想真正的贴近诗歌,一定要谦虚,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你们的老师。”这些话,也不单单只是说给小朋友们的,更是说给自己的。就这样,在教育教学中,我带着这群小朋友们“横冲直撞”,将诗歌落实到了生活中,为每一份成功欢呼,为每一份失败反省,为每一次灵感执笔,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第七个年头。
诗歌,是生活最后的浪漫,而现在,我和我的孩子们正沉浸其中。
6、你关注诗歌评论文章吗?你写诗歌评点、评论和研究文章吗?
之前读书的时候看过很多诗歌评论的文章,但看得多了自己的喜好就容易被左右,后来便不看了。现在,偶尔会从书堆中翻出那么几本评论集,抽空读上那么几句,赞不赞同评论者的观点也都不那么重要了。平日里,评论、研究的文章不写,毕竟功力不到嘛。遇到一些好的精彩作品,当然会忍不住写短评,推荐给某些有“读者推荐”栏目的杂志。好作品当然要让大家都看到,日常写短评的时候就是怀着这样朴素的念头,去对待面前的精彩作品。
7、请写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诗歌写作要素。
以前老祖宗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诗歌创作也是如此。“天时”自然指的是灵感,那像风一般,透明的,若有若无的灵感,一旦捕到,就可以实体化成诗歌的雏形。“地利”当然指环境和创作时间。一个人再有灵感,也需要腾出时间把脑袋里的“蝴蝶”放出来,哪怕是午餐的半小时,下班路上的十分钟,这些时间显得极为重要。“人和”指的是写作路上的鼓励者。创作是一件极为孤独的事情,就像是把一个人留在了漫长的夜晚里,不清楚终点在哪,不清楚会不会天亮。跋涉的过程中,如果有人给予掌声和鲜花,给予烛火般摇曳的希望,恐怕这个夜行者都会咬牙坚持到最后。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