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日照市岚山区在山东省东南部,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接壤。岚山边的这片海居于黄海中部、海州湾北侧,海岸线总长不足26公里。我出生在这片海边一个叫童家庄子的小渔村里,从小听着这片海的涛声长大。上世纪60年代我初中毕业后回到家乡,是这片海的丰饶与宽广给了我生活的信心。后来,国家恢复高考,我考上大学,人生命运从此发生转折。大学毕业后,带着对这片海的记忆和依恋,我走上工作岗位。虽然离开了这片海,但故乡那熟悉的涛声仍时常在我耳边响起。
上世纪80年代初,海产品生意特别兴隆,各类海产品经营公司的数量快速增加,海上捕捞业也十分兴旺。一些沿海地区因此发展、富裕起来,当中就包括我的家乡岚山。然而,装备技术持续改进,捕鱼能力一年比一年提高,捕捞的产量却没有提升,反而一年比一年低,渔民的收入也一年年减少,家乡人不无忧虑地说:“大海越来越穷了。”究其原因,海洋鱼类资源不是无限的,过度捕捞不可持续。于是,改变祖祖辈辈延续的捕捞方式,发展海上养殖成为岚山人的新选择。
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岚山人就开始海上养殖探索。我就曾参加过海带养殖,后来因为销售市场等问题,海带养殖年年萎缩,到1978年就全面终止了。之后,岚山人又开展了对虾养殖、滩涂贝类养殖、海中扇贝养殖、紫菜裙带菜养殖等,却因为水质、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大面积减产,最终得不偿失。至今岚山人一提起1997年8月的那场台风还心有余悸。那场台风整整肆虐了两天两夜,海中养殖用的架子全部被卷走,养殖户们遭受了重大损失。
困难历来是打磨生命强度的砺石。岚山人没有被吓倒,他们同舟共济,相互帮扶向前走,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奋起。这片海不仅养活了岚山人,更锻造了岚山人的坚韧与顽强。
现在,站在岚山海岸上望向远处的海面,虽然那里依然是海天一色,但已经不是原来的那片海了。从空中俯瞰这片水域,会发现海面上有一片片长方形与一片片圆圈圈,那里被称为海洋“牧场”,是岚山人的养殖区,其中有三个省级养殖区。今天,岚山区的海水养殖面积接近30万亩,养殖着牡蛎、海参、鲍鱼、海虹、扇贝等20多种水产品。其中海虹养殖面积达到了15万亩以上,这里已经成为规模很大的海虹养殖基地,产量占到山东省的70%。
2005年起,岚山人在当地水产部门的帮助下,在海底投放人工鱼礁,优化海底生态环境,根据水深分别养殖不同的贝类鱼类,这样不但一年四季都有稳定的收成,还能够降低台风等恶劣天气带来的损失。去年,岚山区水产品总产量超过了22万吨,其中捕捞产量不足10万吨,养殖产量已经超过捕捞产量,全区水产品总产值达到52亿元,比10年前翻了一番多。今年岚山海虹养殖总产量预计比去年又有增长。从出海打鱼到海上“造田”,岚山人改变了数千年来沿袭的海上生产方式,实现了具有深远影响的新跨越。
这是一处神奇的海域。早在西周初期,这里的先民就利用这片大海的鱼盐之利谋求发展。这里渔民统一劳作的号令,现在被命名为“岚山号子”,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这片海续写着传奇,在海水养殖之外,这里还有现代化的岚山港,有集阳光、沙滩、海水于一身的“多岛海景区”……一个全新的岚山已经呈现在人们面前。
在岚山的官草汪村,我见到了养殖户老赵。老赵入伍6年,立过两次三等功,退伍后投身家乡的海上养殖。如今他已近古稀之年,每天还能工作十几个小时。在1997年那场台风中,他的经济损失巨大,却还拿出两万元现金,帮助同样受灾的另一位养殖户恢复生产,这件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今年他的海虹养殖产量预计达到3000吨。当我向他表示祝贺的时候,他却连连摆手,高声回复我:“今年的发展重心要从海上向陆地转移,要抓海产品高附加值的深加工,要抓市场,还要着眼海外市场。”老赵的一席话,给我一个强烈的信号,岚山人又有了新追求!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