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去爱去生活

2023-08-16 11:04:0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作者:李伟言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


(资料图片)

在师范大学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带着迷茫和困惑向我请教的学生,他们的问题涉及读什么书、怎么度过大学生活、将来工作和考研怎么选择等,我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以下几点,值得新入学的师范生引起注意。

关于专业学习。师范生首先要转变学习方法,大学的学习与高中截然不同,不再是老师手把手地给你讲题,而是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有不懂之处尽管与科任教师请教与交流,每一个好老师都不会厌烦学生的提问。

大学学习的内容绝不限于课堂上老师讲的那些内容,如果想拥有专业眼光和专业分析问题的能力,离不开广泛的人文社科类阅读——许多问题没有相当的知识基础是无法深入了解的。

审慎对待你中小学时期学到的诸多结论,最好是悬置起来。只有放空被塞满的头脑,真正的学习才能发生。

开启你的生命体验,去观察、去体悟、去回忆、去感觉。如果没有这种体验与参与,知识也就切断了与生活的连接,成为各种概念、术语的拼接。

用观察和体悟去修正读书的结论,用读书所获得的真知去提高观察的敏锐和思考的深度,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我多次看到有学生拿着画满线条的复习资料,在教室外某处安静的地方口中念念有词地背诵,态度极认真,但这不是真正的学习,只是在应付考试。

关于通识阅读。通识阅读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为了把专业学好,它本身就有十足的意义。读书是大学生最应该做的事情,多读一些好书,一生回忆起来都会觉得值得。

我理解的好书,是用真诚和才华写就、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如果你想理解什么是美,就读朱光潜的《谈美》;如果你想补哲学素养的短板,读威尔·杜兰特的《哲学简史》或者布兰恩·麦基的《哲学的故事》;如果你想在浮躁中安静地自处,可以读读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它可以帮助你学会从宇宙宏阔视角审视生活,从随波逐流中抽身……只有人文阅读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社科阅读,尤其是与经济学相关的著作,破除头脑中根深蒂固但是错误的观念,比如薛兆丰的《经济学通识》就可一读。如果你不知道怎么读书,那么可读一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关于写作练笔。你必须学会写作,将来当教师却不会写作的人专业发展会严重受限,无法成为研究型教师。即使不当老师,写作能力也会对你的工作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在家庭中,写作能力能帮助你更好地与子女沟通(比如傅雷家书就是傅雷与儿子傅聪沟通的方式)。我们须知,写作是一种表达,是精神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灵性,活得更有意义。

用心构思、撰写,反复修改,甚至可以尝试投稿。发表不是出于功利,而是成功体验,让你有一种作品感,这种感觉会激励你更投入地努力。

关于大学生活。多创造属于你的美好时刻。比如去大自然里撒个欢儿,爱默生说:鲜花、动物、山峦,愉悦了他纯真的童年,也映射出他睿智的盛年。认真地谈一场恋爱也是值得追求的,不必害怕拒绝,也不要害怕失恋,因为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自我完成。哪怕是暗恋也有它的美丽,因为它丰富了你的生命。

只有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人民教师。这应该是师范生如何度过大学生活的一个原则。当然,最重要的是知行合一,认识再清楚,落实不到行动上也是枉然。期待你的成长——愿你们破茧成蝶,与最美好的自己相遇。

(作者系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作者:李伟言

《中国教师报》2023年08月16日第13版 版名:教师教育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