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从植物形态特征、药物名称、分布与生境、性味功效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考证《履巉岩本草》三缝草植物基原。结果表明三缝草之植物基原为菊科植物旋覆花,建议《中华本草》等专著在修订时可以增加“三缝草”作为旋覆花的别名;《履巉岩本草》三缝草药图为我国现存最早之旋覆花彩图,其文字叙述反映南宋时期该药的民间药用情况,为中药资源普查传统知识数据库增添全新的民间单验方,为进一步挖掘旋覆花潜在的药用价值提供本草学依据。
关键词:《履巉岩本草》;三缝草;本草考证;旋覆花
(资料图)
《履巉岩本草》是南宋画家王介对慈云岭一带植物进行调查后,发现“其间草可药者极多,能辨其名及用者,仅二百件”,撰绘成书以期“药不旁求,方以单用”;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彩绘本草图谱,也是杭州历史上首部民间草药专著,现仅存明抄彩绘本珍藏于国家图书馆,该书对考察南宋杭州药物情况有很高的学术价值〔1,2〕。该书共收录206味药用植物、202幅彩色药图,据药图与文字可考订大部分本草基原。
1三缝草非金缕梅科檵木
1.1植物习性不同
两幅药物彩图发现,《履巉岩本草》中华再造善本之绘图轮廓更清晰、色彩饱和度更高,其头状花序和舌状花花冠层次分明、叶片有深绿与草绿之分;三缝草主干与侧枝微弯,有随风摇曳之势,并且药名中带“草”,应为草本植物。《中国植物志》〔3〕和《浙江植物志》〔4〕中均记载檵木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干硬、直,这与三缝草植物习性不符。
1.2植物形态特征不同
细观花形、花色与叶形是考证三缝草基原的关键因素:药物彩图中三缝草枝端为黄色花,有已开放的头状花序4个(中央为管状花,周围为舌状花)和未开放的花蕾7个(绿色的总苞托举着黄色的头状花序)两种状态。三缝草叶互生,长椭圆形,顶端稍尖或急尖,基部狭窄,无叶柄。对比《浙江植物志》中檵木墨线图(图2)、野外实地考察并拍摄的檵木照片(图3):檵木花3~8朵簇生成头状或短穗状花序,花初开时由卷曲至舒展,4枚白色线状花瓣,且先端圆钝(图3A、3B);檵木叶互生,卵形,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常偏斜,叶柄2~5毫米(图3C)〔4〕。故就花、叶而言,三缝草亦非檵木。
2三缝草为菊科植物旋覆花
2.1植物形态特征
《履巉岩本草》三缝草药图采用“折枝式”绘法精确写实,选绘了旋覆花图4A中上段和图5C右下段花叶长势较好部分,并且出于绘画艺术的考虑,王介将头状花序半遮掩于叶后,又因中央管状花、周围舌状花的齿裂难以详绘,使三缝草不易考证。浙江有旋覆花与线叶旋覆花分布〔5〕,其中线叶旋覆花的叶近似线状披针形,与三缝草的长圆状披针形叶有明显差别,故可排除线叶旋覆花。《浙江植物志》〔5〕记载旋覆花:多年生草本;中部叶片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狭窄,无柄或半抱茎,全缘或有小尖头状疏齿;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具梗,在茎、枝端排列呈疏散的伞房状,缘花舌状,1层,黄色;花果期7~10月,这与上文所述三缝草的形态特征极为相似。笔者解剖旋覆花头状花序发现(图5D、5E):中央有多数管状花,其花冠具5个三角状披针形裂片;边缘为1层舌状花,其舌状花冠具3个三角状披针形尖齿和与之相应的纵向纹路;现将旋覆花墨线图、实地拍摄的形态特征图与王介所绘的药图进行比较,两者吻合。历代本草对旋覆花的描述、绘图与三缝草药物彩图也较为一致。《本草图经》〔7〕曰:“大似红蓝而无刺,长一、二尺已来;叶如柳,茎细;六月开花如菊花,小铜钱大,深黄色”;《本草衍义》〔8〕云:“花淡黄绿繁茂,圆而覆下”;《本草纲目》〔9〕曰:“花状如金钱菊。水泽边生者,花小瓣单;人家栽者,花大蕊簇,盖壤瘠使然。其根细白。俗传露水滴下即生,故易繁,盖亦不然”,《本草图经》《大观本草》〔10〕、《本草纲目》三者所附旋覆花图与《履巉岩本草》之三缝草药图均具有叶长圆状披针形、基部渐窄、花形似菊的形态特征,与菊科旋覆花属植物旋覆花一致。
2.2分布与生境
旋覆花喜生于山坡路旁、湿润草丛、河岸田埂之上,广布于我国北部、东北部、中部、东部各省〔3〕,浙江杭州上城区(彭埠)、西湖景区(仁寿山、六和塔)〔11〕等地也有分布。笔者通过查阅中国数字标本馆,搜索到70条浙江省旋覆花标本记录,杭州西湖区的植物园桃源岭山、钱塘门外均有记录。笔者于2020年8月9日前去玉皇山实地考察,在南观音洞发现确有旋覆花生长,这为证明三缝草的基原是旋覆花提供了地理学依据。
2.3药物名称
“三缝草”一名未见于历代本草,王介应是观察到花开似菊却不完全相同,便以舌状花冠先端均有三小齿的特点以作区分:每瓣舌状花冠有三个尖齿,尖齿与其面上的纵向纹路一一对应,这与三根黄色缝针组成一片舌状花之模样极为相似,“三缝(针)”突出了其头状花序舌状花冠的形态细节,有利于识别与记忆;三缝草为草本,取全草泡汤洗眼,故名之“草”。王介观察植物细致入微,而多数人是根据旋覆花显而易见的花形、花色命名:“旋复华”一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2〕,因其头状花序圆而大、花冠与苞片交叠覆下得名;另有“金钱花〔7〕”“滴滴金〔9〕”“金沸花〔13〕”等别名,在江苏铜山一带有“黄花子〔14〕”之称,均说明其头状花序为黄色的特点。故从名称角度考虑,这些别称亦为三缝草是旋覆花提供佐证。
2.4性味功效
王介仅言三缝草“性凉,无毒。治一切眼疾,用少许泡汤洗眼”,《救荒本草》将旋覆花的叶作为救饥食物〔15〕,云“叶味苦性凉”,这与三缝草“性凉,无毒”相符。古代文献所载旋覆花入药多为全草,近现代才被细分为头状花序与地上部分,前者入药名旋覆花,后者入药曰金沸草。查阅历代本草,旋覆花功效多为降气消痰、行水止呕,但也有被遗载的其他功效,例如旋覆花治眼疾的应用可谓历史悠久,《日华子本草》〔16〕:“明目,治头风”;《异授眼科》〔17〕:“目晕除风旋覆花”;《滇南本草》〔18〕:“(治)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药镜》〔19〕:“愈目中之眵”;《白族惯用植物药》〔20〕:“主治……眼痛”。此外,古代治疗多泪、目赤肿痛、眩晕、内外障眼等眼科病变的方剂常含旋覆花,李然等〔21〕统计达69方,表明旋覆花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明目、止痛等潜在功效,综上这与王介所述三缝草治一切眼疾相吻合。
3结语与讨论
3.1《履巉岩本草》三缝草之基原
根据三缝草药物彩图所示形态特征,通过实地考察并综合药物名称、分布生境、性味功效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履巉岩本草》三缝草之基原为菊科植物旋覆花,而非金缕梅科檵木,建议《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国植物志》等专著将“三缝草”作为旋覆花的别名收录。
3.2《履巉岩本草》三缝草为现存最早的旋覆花彩色药图
最早载有旋覆花的本草墨线图收录于《本草图经》《履巉岩本草》则是我国现存最早载有旋覆花彩色药图的古籍。王介就地取材绘成药图,突出药用植物性状特征,对花叶细节(花序、花瓣、花色、叶脉、叶缘、叶翻转向背等)的描绘可谓着力求真、丝丝入扣,并且以植物形态特征为命名依据,如本书首载之飘摇豆〔22〕、笑靥儿草〔23〕、双头莲〔24〕等。书中按原植株比例绘图,多采用折枝式画法如本文的三缝草,质感逼真、气韵生动,枝茎略显微弯的弧度,花朵半遮半掩的娇羞神态,既写实了草本柔和之貌,又符合一位画家的构图艺术之美。可见《履巉岩本草》绘图的科学性与研究价值,无愧于赵燏黄先生所赞之“丹青家之本草写生之鼻祖”。
3.3民间单验方及潜在应用价值的挖掘
历代本草所载旋覆花之基本功效,与2020年版《中华人名共和国药典》所述大体一致:“归肺、脾、胃、大肠经。降气、消痰、行水、止呕”〔25〕,故三缝草“治一切眼疾”可视为新增的民间单验方,既为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锦上添花,也为后续研究旋覆花可入肝经〔26〕、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明目止痛等〔21〕潜在作用提供本草学依据。旋覆花分布广泛、资源蕴藏量大,尤其以浙江产的色浅黄、朵大、花丝长、毛多、不散碎、无梗叶等杂质者为佳〔27〕,鉴于旋覆花集药用、观赏等功能为一体,浙江旋覆花具有很高的开发应用价值,建议加强对其药效、药理研究,拓展新的临床应用。《履巉岩本草》反映了南宋时期杭州一带民间用药经验,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珍稀古籍目录》(名录号4506);继续深入系统研究《履巉岩本草》,将对本草历史考证、杭州药用植物的古今变化、民间用药经验的挖掘、植物绘画艺术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金生.南宋珍稀本草三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5,54.
[2]瑯琊默庵.履巉岩本草(中华再造善本)[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
[3]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委会.中国植物志[M].第61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17277-17278.
[4]浙江植物志编委会.浙江植物志[M].第3卷.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24-125.
[5]浙江植物志编委会.浙江植物志[M].第6卷.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37-338.
[6]肖培根主编.新编中药志[M].第2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791,795-796.
[7]苏颂编撰.本草图经[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54.
[8]寇宗奭.本草衍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69.
作者:徐金铭 张水利 俞冰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