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辩证法沾边的事物,总能让人多些揣摩与思量。散文创作里也藏着很多辩证法,比如创作的“量”与“质”的关系,就是一对值得思考的矛盾。
唯物辩证法认为,质与量的相互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质是一定量的质,量是一定质的量。质就是量,量就是质,质是绝对的,量是相对的,没有无质之量的事物,也没有无量之质的事物。
大量的写作实践告诉我们,创作在未达到一定的量之前,休想谈质。就算是有了一定的量,以至达到了相当的量,如果创作的土壤里没有精心埋下“质”的种子,到头来,一样很虚无,甚至是徒劳,这种不过心只为贪多的写作,不会等来金色的收成。由量向质的转化真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资料图片)
所有艺术创作都有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需要艰苦卓绝一丝不苟地打磨,需要忘我投入全神贯注地摸索。散文创作当然也需要这样的精神,需要练就一身好武艺、真功夫,因为我们从事的是文字艺术,至高无上。散文创作不可自以为是,发过几篇稿子就飘飘然了,觉得自己是个真正的作家了,这样很容易停滞不前。想想一个刚拿下驾照的人,非要和驾车十万、百万公里的师傅比名头、比技术、比潇洒、比老练,那是比不得的,差得远呢,何况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如果一味地想当然,抄近路、走捷径,很可能欲速则不达。所以要慢慢来,不断积累,扩大积累,巩固积累,努力增加创作量,为下一步向“质”的迈进做好全方位的立体准备。
怎么理解散文创作的量呢?依我个人这些年的写作经验和做编辑的体验,我认为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量:一是总量,二是创作量,三是有效量。
“总量”是个广义概念,包括创作之前、创作之后的“量”。这一前一后的“量”合为一个创作的总量,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帮衬,缺了哪块的量,都不是完整的量,都会影响向质转化的速度与进程。创作之前的量主要包括作者的学习、探索、实践、阅历、经历、知识、悟性、认知、天赋等要素的保有量,素材的准备量,生活的储备量,修炼的时间量。这些量具备后,创作才有保障,当然这些在创作过程中也在不断走向深入,得以升华。总之,这个量是很关键的,它决定下一步的创作走向。
“创作量”属创作之后的量,包括“文字量”和“发表量”。我们每一位作家一生当中,在不停地写,不停地创作,但实现作品的发表是非常难的事情。每一位作家都有被退稿的经历,这其实是在积累创作量,这一步非走不可,没有例外。贾平凹笑言自己刚开始创作时,投稿经常被退,“源源不断地给人投过去,又源源不断地退回来”。到大学毕业时,被退回的手稿已经装了两大箱子。同宿舍的同学还故意把退稿信翻出来,贴在贾平凹的床边。贾平凹不以为然地表示:“这其实是一种激励。”每个人的初期写作,文字量远远要大于发表量,即使是大家、名家,也必有这样一个过程。初期写作的发表量占文字量的比重少之又少,这显然还没有达到“量”向“质”的转变的条件。这个时候如果能坚持下去、坚守下去,那么曙光就在前面,就有成为大作家的可能。
“有效量”亦属创作之后的量,但特指的是在有水准的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字量和所有荣获省市级以上各个奖项的作品量或作品获奖规模。尚未公开发表的作品,再好谁也没看到,谁也不知道,好作品是要见阳光的,这样才可能接受读者的评判、经受历史的检验,才能相对获得一个接近公正的概率。我们不敢说获奖的作品都好,但真正的好作品是难以漏掉的,评奖就是要将那些好作品一网打尽。所以发表过的作品和获奖作品,无疑属创作的“有效量”。为什么要强调“有效量”,因为在这部分作品中更有可能分布着上好的作品,更可能产生散文精品、经典或者诞生让人过目不忘、交口称赞的佳作。作家们一生中能留下来的可传世的作品,通常是在这部分作品中产生的。
以上三个方面的量,也是对一个散文作者写作生涯的概括或阶段性的总结,同时也是对作者写作指标的一个量化,实际是反映作者各个创作阶段的投入量、工作量和所获成绩的累积。对照一下,就知道自己所处的创作坐标指向的位置。三个方面的量都具备,而且拥有一定规模的量,说明在散文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因此,散文创作只有在具备以上三个方面的量的时候,或具备了绝对“有效量”的时候,才能谈散文的质,才能在量的基础上,挑出那么一两篇自己满意读者也满意的上好佳作。这个过程很漫长,也许要坚守一辈子、辛苦一辈子、追寻一辈子。这也许就是散文创作带给我们的残酷的一面,我们必须面对,因为拥挤在这条路上的人太多了,无边无岸,让你迈不开步、转不过身、喊不出声。
抛开散文创作的总量,这里只谈创作之后的量,即由写的第一篇作品算起至眼下所有作品的创作量,换句话说这个量是以原始创作积累为基础,随着创作量的不断蓄积和扩充,为全面向质的转化随时提供条件和可能。在这样一个量向质转化的进程中,要满足其需求或提供足够的储备。创作量的基数越大,“有效量”所占比重越大,质就愈有可能加速实现转化,可以理解为“水涨才会船高”。
“量”向“质”转化所需要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作者的悟性、天赋和刻苦勤奋的程度。假如拥有同样的有效量,当然是素质卓越的作者进步快些,出精品的可能性要大些。否则,量的积累就需要相对长一些,大一些。这方面,个体之间差异很大。有的人很快创作出了精品,有的人写了几十年,也没有写出所以然,仍山河依旧。还有一点,我一直这么认为:“作者到最后发表的作品,实际是发表的人品。”好人品,好作品!人品时刻在左右着作品的成功。人设一旦崩塌,就会前功尽弃,作品也会随之枯萎。后期的创作做好人比写好文更难。
至于散文的“质”,我认为是“量”的归宿,量所转化的成果,量所折射的成就。具体讲,就是创作达到了一定的量以后,突然上了一个层次,上了一个台阶,上了一个境界,这是每个作者自我都可感受到的,读者那里也会做出相应反应。谁谁的什么作品,真不错,有进步!这几年提高得真快!已让人刮目相看了——这就是完成了一个阶段的“量向质”的转化。
质,还可视为散文创作所获得的“金核儿”;就是街头巷尾热议的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作品;就是出现在小、中、大学课本里进入教材的作品;就是读了几辈子人们还在读还喜欢读还不厌其烦地读还在继续读的作品。
初涉散文创作的人都经历过“井喷”阶段,好不好?好!这个阶段一定要有的,是搞好散文创作起码的标志,更是评价和检验你是不是干散文这一行的料,还没写一两篇,就没词了,哑炮了,枯竭了,弃笔了,说明在散文创作上至少不是潜力股的范畴。初涉散文创作的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长时间处在亢奋的状态,谁也拦不住,谁也挡不住。在这样的状态下,攻势很猛,不停地写,不停地发,广泛地写,广泛地发,废寝忘食,如痴如醉,恨不得天天播种,日日收获。编辑惊呆了,周围的人惊呆了,连自己也惊呆了。这种现象,如果是初学者,其实也还算正常。不管从哪个角度讲,还是利于激活资源、调遣资源、挖掘资源,但这样的状态一定不要太长,要潜下心尽快调整过来,适当沉一沉,努力提高创作的有效量,然后再考虑下一个创作高峰。几年后,随着作者不断走向老练,也会不同程度地开始步入稳定期。这期间,无论哪一方面,都不会再那么燥了,有效量也会由这时开始提升比重。
散文创作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创作时,不能埋头傻写,要不断地总结、学习、感悟,不断地汲取营养;要系统地研究,研究名人名作,研究创作的内在规律,研究量与质的辩证关系,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准,写出上好佳作。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