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筒》:在轻声细语中寻觅记忆

2023-08-16 11:12:04 来源:光明日报


(资料图片)

陆梅的长篇儿童小说《万花筒》(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23年5月出版),从个人记忆的景深里,以沪声沪语的叙述世界来呈现梦想的状态,并将梦想传递给读者,使读者更坚信人类的梦想,进而使读者能够在现实生活中重新想象记忆世界中的梦想,在未来的日子里成为如树木如花香如春光一样的自然生命。

《万花筒》的语言让我明白,儿童文学的语言与所有文学作品的语言一样,具有文学性的尺度与个人化的标识,在此基础上儿童文学作品才获得表现“儿童性”的可能性。进一步说,《万花筒》中的“儿童性”,首先表现在这部小说始终忠实于作家个人化的轻声细语的诗性语言风格上。轻声细语的诗性语言,可以抵抗当下取悦儿童消费心理的语言浪费或仿照儿童生活的语言虚假。同时,《万花筒》还“刻意”保留了地道的沪语对话,承续海派文学的沪声沪语的语言传统。沪语的语法特点在于口语化程度高,句式短,语句结构简单,语义带有沪地的现代人间烟火气,再加上注释,使得这部小说守护着中国文辞的沉静、清洁和诗意。

《万花筒》在对个人记忆寻觅过程中重新发现儿童的天性。“万花筒”既是这部小说的名字,也是关键的意象。“万花筒”是女孩儿白雪的海员爸爸送给她的“宝贝”,不单单带给她幻梦的快乐,还带给她坚定的童年信念。这是一部标准的儿童成长小说。九岁女孩儿麦小节在暑假从上海郊区梅家坞走进上海城区石库门的奶奶家。弄堂里的人与事,令初来乍到的她感到既新奇又困窘,直到她遇见了十二岁女孩儿白雪。她们俩一道经历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灵风暴,最终锤炼出坚强的性格。除了以成长故事模式为主体,小说暗含了上海城乡变革史的史诗故事模式、三代人命运变迁的家族史故事模式,内含了讲述当代上海百姓生活的城市文学故事模式、表现儿童心理世界波涛起伏的心理叙事模式,还穿插父亲写给女儿家书的书信体故事模式等。

在这部小说中,两位小女孩儿不仅形影相随,而且跟随时间的步履重新寻找到自己的“儿童性”。最初的麦小节和白雪尽管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一个居于乡,一个居于城,但最初都具有现代儿童共通的心理特征。随着情节的推进,两人通过相识、相处、相知、相融,通过对亲人心事的理解、对邻里互帮互助的认知,对大上海的外表、内里的观感,对帮秦伯买烟等微小事情的记忆,对植物、动物生存哲学的体悟,对中外经典艺术的赏鉴,对远方和大海的想象……一点一滴地生长出她们对亲情、友情、城市、乡村、植物、食物、艺术、世界的记忆与想象,深植下她们对爱、真、美的童年信念。这意味着儿童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无论经历什么,都始终拥有儿童原初的美好天性,即作者所说,“善良、聪敏、好学,尤其爱倾听”。在这部小说里,让人迷恋的“儿童性”,就蕴含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人与艺术、人与生活、人与世界的关系之中。

陆梅的《万花筒》以轻声细语的沪声沪语,讲述一对小女孩儿在当代上海的成长故事,借助多重故事模式的叠合,追忆童年世界,突出珍贵的“童年性”,进而承担起一位儿童文学作家的时代使命,传承弘扬以梦想的诗学来观照时代、记录生活的现实主义文学精神。

(作者:徐妍,系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