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简讯:教师职称评选的变化,普通教师能“沾光”吗?

2023-01-23 09:21:09 来源:教育快播网

教师这个行业,在很多省市的丈母娘眼里,一直都是“铁饭碗”一般的存在。

每年我们都会看到,纵然是国内外顶尖名校的硕博毕业生,也会为了在沿海城市站住脚,而选择“降维打击”,和普通院校的师范生一起,竞争那些屈指可数的中小学教师岗位。


(资料图片)

没错,教师这个行业就是如此。

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优渥稳定,仿佛只要成为教学队伍里的一员,就相当于找到了一份可以终身任职的“铁饭碗”。

但实际上,和收入待遇息息相关的职称评选,可以说是众多教师心头的一柄悬剑。

谁都想尽早和尽快地参加职称评选,可是最终能够通过层层筛选和业界认可,顺利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毕竟只是少数。

因此人社部在岁末年初,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对于教师职称的评选,做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新调整:

论文不再作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主要评价指标,而且评价标准中不得简单设立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等硬性要求。

这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选,减了负、松了绑,但是对于普通教师来说:

教师职称的评选,依然是一项艰苦而困难的挑战。

显然,与工资水平挂钩的教师职称,就算是同样的岗位,也会因为级别的不同,而在收入待遇上呈现出“层次分明”的差距。

而且将来你就算是转岗或转校了,只要你不断争取晋升,拥有能够体现你教学水平和素质能力的相应职称,那么即便是工作内容和环境变化了,你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却始终会保持犹如“铁饭碗”一般的稳定。

这就是许多中小学教师对于教师职称,始终感到念念不忘的原因。

所以说,人社部针对以前教师职称评选的难度越来越大,而在筛选模式和评定手段上做出的新变化,确实是教师资格评定体系的人性化改进。

其一,论文发表的地位下降,但并不是没有要求。

毕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是体现教师学科研究和学术建设能力的重要指标。

尤其是,现在教师行业的竞争如此激烈,有能力投入研究,然后产出学术成果的教师,还是应该坚持不懈地做好教学领域的学术研究。

这就像是应届毕业生找工作,大多数用人单位看的都是第一学历和谈吐仪表,但是在同等条件下,拥有更多专业证书和实践经验的应聘者,无疑会在求职面试中占据优势地位。

尤其是在当前越发内卷和激烈的职称评选中,如果你没有一些能够拿得出手的学术论文和教学成果,又如何在旷日持久的评审和考核中,战胜众多虎视眈眈,都想着拿到高一级职称的竞争者,最终脱颖而出呢?

所以说,教师职称的评选,将来对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数据和因子,不再做“硬性要求”,但是对于教师个人来说,只要是时间和精力充足,还是应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在学术论文方面有所突破。

其二,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选,应该更切合实际。

比如对教师职称评选做出的新调整,从降低论文发表在评审过程中的影响权重来说,确实能够起到给中小学教师“减负”和“减压”的作用。

但是,当职称评选中关于论文发表的标准、数量和条件,不再进行“明文规定”,开始逐步模糊化和边缘化时,又如何保证一些教学能力不足、学术水平不够,但是人脉关系过硬的教师,在职称评选中“占便宜”呢?

诚然,想要留住好老师,既需要高职称和好待遇,也需要对老师们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能力和态度,予以认可。

因此在职称评选标准的调整上,应该更加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谈吐能力和业务能力,以教学成绩、水平和成果作为职称评选的核心,而不是像以往在职称评选中那样,搞“一刀切”,把论文发表的数量、期刊和因子,变成了许多业务能力优秀但数学能力不足的中小学教师,参与职称评选和提高收入待遇的“拦路虎”。

这显然,是与教师职称评定的目的,背道而驰的。

总之,评定中小学教师的职称和水平,应该切合实际,以具体的教学工作的能力与成绩为支撑,而不是在职称评选中,以考证学术建设能力但脱离了教师工作实际的论文发表数据,来作为束缚和限制教师收入的枷锁。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切身利益,使得现实的教育体系,更加务实、开明和人性化,也让许许多多的普通教师,都能够“沾光”。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