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其快速崛起的过程中,经历过来自各种阻掣力量的冲击,在遭受质疑、轻视,被主流传统文学阵营不认可,甚至是慢待排斥中逆势成长。网络文学的扩张速度超乎人们的想象,它以新奇而多变的网文类型博人眼球、集聚人气,刷新着自己的存在感,并且以海量的作品产出、极具活力的动态更新态势,凸显着在当代文学场域中的在场性。如今的网络文学已拥有超过百万计的注册作者,过千万的网络写手,单看作品增长的数量,就远远超过了传统文学多年创作数量的总和。当下网络文学受众已超过4亿之多,其读者群已扩容至海外,有越来越多的喜欢中国网络文学以及衍生的泛娱乐产品的受众。不容小觑的是,网络文学在中国文学和泛娱乐文化传播与营收方面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在中国文化、文学和娱乐产业对外输出方面,网络文学以其文化的普适性、内容的新颖性、自带的吸睛热度而承担了更多的担当,不断取得新的量化性突破。
网络文学强势的发展势头,打破了中国文坛原有的传统格局,改变了中国文学的生态环境,其影响力得到迅速提升。网络文学重构了中国文学和艺术生产的整体布局,而且在快速增长中实现了向市场化与商业化的转型,打造出新的文艺产业链。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增值最快的板块,在某些领域以其新锐性引领了新兴业态未来的发展趋势。
网络文学的“天花板”
(资料图片)
网络文学从1998年其创作元年起始,以“另类”、“边缘”的姿态进军中国文坛,如今不仅登上文学正殿,而且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20多年发展的线性过程中,社会对网络文学的认知也在发生着变化。网络文学是发表在文学网站或是个人网页的网文作品,最聚热吸睛的是网络小说,一般文学批评对网络文学的考察与研究,主要也是以文学网站发帖的小说为审视对象。正是网络小说在读者心中建立起了对网络文学的印象,吸引他们成为拥趸者和参与者,习惯并接受了网络文学创作与推介的运行和营销方式,以及网络文学圈所形成的序列准则:首先是网络的即时互动交流方式,即时地反馈读者的反应,这不仅促使作者更快地去完成作品,而且读者也可能去参与创作,影响和更改作者原来的构思和人物命运的走向,形成了文本互动生成的新形式,也因此产生了网络文学特有的催更、续更等特殊的行文现象,将写作变成一种互促互涉的群体行为。二是网络文学促成了网站的建立与壮大,上百家文学网站成为推介网络文学的重要推手,也成为版权开发的受益方。知名网站不仅锁定了目标作者,签约大神级作家于旗下,而且其聚合与分众效应也分流了读者。网站所推行的更有利于资源配置的男频女频模式,对其下作品做了类型化分类,诸如“现言”与“古言”等,既便于确立目标读者群,方便选择阅读,也易聚集类型化的粉丝群。三是打破了读者的线性阅读习惯,施行打赏订阅付费机制,使有偿阅读成为常规。四是由读者点击率形成的大数据,由文学网站发布的作品排行榜月榜和年榜排名,不仅成就了网络作家的声名,也左右着读者的阅读选择,点击率成为下一步文化娱乐产业开发进行选择的最直接有效的数据依据。
网络文学在创新性上要高于传统文学,尤其是对未知世界的开掘。网络作者一般更喜欢去尝试带有试验性质的新内容、新形式的写作,或许是为了博取眼球,提升点击率,不得不费尽脑力地采用一切手段,利用已有的知识储集,将个人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地发挥到极致。因为少有束缚,外部管束也较少,比之传统作家,他们的写作更自由随性,不会受到传统和历史认知的束缚,有很多超越现实的自由想象,网络文学的表现空间在心灵的自由开发中得以无界限的延伸和拓展。因此网络文学一般比较注重题材的新奇性和未知性,在写作资源的开掘上往往超出寻常的模式,尤其是另类思维更受到欢迎。网络文学以读者为大,主打“流量密码”,作品比较适合青年人的趣味,新奇、时尚、刺激、非常态,年轻读者成为主要的拥趸者,而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经典化的蜕变,以及影视改编的盛行,受到了更广泛的受众的欢迎。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生长,网络文学看似已抵近自己的发展上限,用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触及到了天花板:首先是网络文学已经非常成熟,出彩的作品很多,像《明朝的那些事儿》《大话西游长话篇》《七月与安生》《杜拉拉升职记》《龙族》系列、《盗墓笔记》系列、《鬼吹灯》系列、《九州缥缈录》《步步惊心》《梦回大清》《后宫·甄嬛传》《后宫·如懿传》《微微一笑很倾城》《山楂树之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裸婚时代》《芈月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来不及说我爱你》《华胥引》《琅琊榜》《裸婚时代》《王贵与安娜》《斗罗大陆》《绝世唐门》《神印王座》《择天记》《星辰变》《盘龙》《花千骨》《左耳》《匆匆那年》《何以笙箫默》等等,真是不胜枚举。网络作家都高产,不少作家有多部出名的作品,系列作品的字数都在几百万字以上,以“海量”来形容网络文学的产出并不是夸饰。
二是网络文学成就了众多作家的声名,一大批受到读者追捧的大神级名家支撑起了网络文学的招牌,像网络人气属重量级的就有安妮宝贝、慕容雪村、江南、南派三叔、唐家三少、天下霸唱、桐华、金子、辛夷坞、顾漫、饶雪漫、匪我思存、唐七、流潋紫、蒋胜男、鲍鲸鲸、海宴、月影兰析、寐语者、艾米、李可、九夜茴、明晓溪、阿耐、Fresh果果、猫腻、我吃西红柿、老鹰吃小鸡、天蚕土豆、天下归元等等,名单太长很难一一去列举,这是网络作家成长的高峰。
三是网络文学在虚构的世界中创造了多种类型化的作品,诸如悬疑小说、玄幻小说、穿越小说、仙侠小说、盗墓小说、灵异小说、重生小说、同人小说、修真小说、耽美小说、言情小说、YY小说,特定的都市言情、青春校园、架空历史类小说等,还有流行的女尊文、总裁文、霸总文、马甲文、日记体直播等等,有些类型化小说写得非常成熟。这种文类创造的高度与广度已很难再被超越。
回到前面提及的网络文学“天花板”问题,“天花板”是饭圈用语,通常用来表示程度很高、几乎不能或很难被超越,形容差不多到顶了的意思。很多迹象表明网络文学(主要是网络小说)的发展高峰已过,网络文学在经历了它的爆发期、成长期、成熟期后,已经达到了自己的高峰值。高产、速成的写作,近乎透支耗尽了所提及到的一些网络作家的创意思维和精力。在获得巨大的声名和经济收益后,一些人现在已不再写小说,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已出作品的影视或游戏等后续产品的开发经营上。有的“江郎才尽”隐退了;有的进了官场;有些去经营自己的文化、影视、游戏公司;有的成功转型做了编剧,还有的是透支身体写残了。虽说有新人跟进,后浪喜人,但像这么集中地出现一大批网络人气属重量级的作家,今后已无大的可能。少了大量重量级的作家,少了能聚集人气的作品,必然会出现阻碍上升的“天花板”效应。而网络文学自身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当类型化的网络小说很难超越自己写出新意,也就失去了吸引读者的能量。此外网络文学抄袭剽窃、跟风注水所导致的同质化、流俗化的弊病,一直备受诟病。还有网络文学一直存在的厚古薄今问题,基本都是由复古叙写或是言古,既带有古风的叙事作为支撑,通过特定的古代时空场域和人物身份来架构小说。就是在现实题材的叙写中,网络文学所描摹的对象,不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塑造都与当下现实经验存在一定的距离,这种不接地气去现实化的倾向,成为阻碍其发展的最为突出的问题。近期中国作协主导的《网络文学行业文明公约》就要求作家积极深入生活,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开阔视野,提升素养,书写新时代新人物新气象。这对今后的网络文学创作会起到一种导向作用。
近几年网络文学明显地在向现实转向,写现实题材成为新的追求。一方面复古作品过度扩张与饱和,已经给读者带来了审美疲劳,读者的阅读有了新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也与网络作家想提升自己,并且汇入主流创作的愿望有关。因此切入当下时代、贴近现实生活的作品开始多了起来,像获得网络原创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大赛特等奖的齐橙的《大国重工》,还有《材料帝国》。读者口碑极佳的阿耐的《大江东去》《都挺好》。晨飒《重卡雄风》、wanglong《复兴之路》、何常在《浩荡》、华东之雄《大国航空》、苏曼凌《京杭之恋》、卓牧闲《朝阳警事》、夜神翼《特别的归乡者》等等。在中国作协2022年网络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选题中可以看到,写山乡巨变、科技创新、民族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占到85%以上。网络文学这种书写现实题材的新的走向与作家深入生活的努力,不仅再度印证了网络文学在当代文学场域的在场性,而且也可以看作是网络作家打破创作“天花板”,实现自身超越所做的一种努力。
网络文学的溢出性
传统文学承继了具有久远传统的文学创作机制与书写惯例,有相对集中的文学表现场域,并且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文学传播途径和读者的接受方式。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最大的不同点则体现在它的溢出性上,这也使得网络文学表现出能量巨大的、不可预估的重构张力。这种溢出效应最显目地表现在,网络文学产生于互联网,主打阵地最开始只是在线上,受众主要是最早能接触到互联网的年轻人,多数是在校大学生和社会上爱好文艺的青年。但网络文学很快地就“破圈”了,开始了“跨界”的经营发展,快速地将自己的文学影响力和经济回报效益溢出了网络。后续的成果有目可见,网络文学不仅在线上风光无限,在线下也是全面开花,从文学网站的发帖,再到生成纸媒质的读本、电子书、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网剧、网游、手游、动漫、动画、短视频等多种艺术和娱乐形态,打造出大IP频出的网络文学大市场等等,其自身已经构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文艺产业链,生成了新文创生态。网络文学的这种系列性运作,形成了一套技术支持下的动态的可持续的转化机制,也打通了资本介入并且滚动运营的畅通路径。
当下见得最多、受众切身感受最直接的是由网络文学改编成的电影和电视剧,许多霸屏的“爆款”影视剧,其改编底本都出自网络文学,像《宫》《步步惊心》《甄嬛传》《如懿传》《花千骨》《庆余年》《长安十二时辰》《芈月传》《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知否》《何以笙箫默》《蜗居》《失恋33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山楂树之恋》《欢乐颂》《都挺好》《大江大河》《开端》等等,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说,当下在播映的影视剧目中,改编自网络文学的占据着重头。已有数字统计的2021年,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就已超过百部。但若只是就网络文学的影视剧改编状况来谈论它的溢出性,似乎并不完全能说明问题。因为传统的文学作品多年来一直是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广播剧的改编来源,已经形成了一种历史传统。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在影视化的改编运作上并无大的差别,都是由原作的文字表达而转化成为视听产品。表面的区别只是影视编剧用以改编的素材,一是来自传统文学的文学原著,一是出自网文世界的网络小说原创。但从深层去透析,两种改编路数却有根本的不同,传统文学从小说到电影、电视剧,基本属于文学或文艺圈内部的自我转换,往往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价值,时代的审美需求成为改编选择的首选要素,而且重视名家名作,原著首先是精品、文学经典,像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几乎是电影、电视剧改编的必选,如《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推拿》《暗算》等。但网络文学在不同艺术载体之间的转换,则是以受众的选择为先,以“点击率”、“流量”为大,以“IP”效益为考量,一些走红的电视剧的原网络作者都名不见经传,即便作品大红之后,也很难搜到他们具体的资料。像写《和空姐同居的日子》的作者三十,很少有人知道,写《杜拉拉升职记》的李可,连同事都不了解她就是作者。不少非专业化、匿名写作的网络写手,往往因电视剧爆红而大量“圈粉”,受到社会关注,但去阅读其网络原创,明显地文学和文字功底不足,作为文学读本是存在不少问题的,但这并不妨碍电视剧的大热。还有不同的一点是,传统文学作品是借助于影视改编来获得更广泛的传播效果,扩大作品的影响,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则是凭借网上产生的粉丝效应所可能预见的影视市场预期来选择作品,着眼点是经济回报率,所以网络文学的这种溢出性与迎合市场的商业化操作直接相关。
显然,网络文学的溢出性体现在热播的影视剧上,主要还是在它的收视率和票房,不少网络文学改编的电视剧不仅收视率居高不下,而且重播率极高,在经济方面的回馈是很高的。像《甄嬛传》续播已经11年了,总播放量已达到127亿,2021年仅在乐视视频的播放次数就超过1亿。一则消息称,《甄嬛传》至今每年播出还有上千万的收益。网络文学的读者、受众在年轻人群中重合度非常高,互联网的年轻网民,会因为在网上喜欢某部网络小说或是网络作家,转而追杀到线下的电影院或去追捧电视剧,既提高了“点击率”,也提升了影视的收视率和票房。所以,网络原创作品靠点击率在线上集聚了人气,又为线下影视剧的二度创作进行了预热,这也是后续影视剧能产生热播效应的重要前因,相应地也降低了影视剧投资者的风险。
网络文学现在出现强势发展势头的是短视频,还有网剧。与电视剧不同的是,网剧是专门为网络制作的艺术品种,是通过互联网播放的网络剧,其制作成本低,剧集时间短,10—30分钟左右,更适合于手机和电脑观看。网剧的快速发展令人注目,质量提升,受众激增,也开始吸引大牌导演和演员参与其中。近期出了不少好剧,如大热的《梦华录》,还有《开端》《江照黎明》《重生之门》《猎罪图鉴》《法医秦明》等,有新的创意和富有特色的叙事,像爆款剧《开端》采用了无限流循环的结构讲述公交车爆炸案,叙事眼目一新,广受好评。
网络文学早已打入图书市场,网上“点击率”成为将网络文学转化为纸质实体书的门槛,出版商会依据“点击率”和网站的排行榜,去主动联系发帖网站和作者,将其包装成纸质文本的畅销书。这种溢出效应十分突出,在一些城市书店,网络文学畅销书摆在醒目位置,还专门设有悬疑小说、玄幻小说专架,都市言情类的网络文学作品广受青年女性读者的追捧。网络文学很多被翻译介绍到国外,一些人气作家会有数本不同语种的译本。网络文学纸质书的需求由此可见一斑。
网络文学是与互联网技术共谋合作的产物,会涉及到与网络技术有关的各种新业态,我们已经一次次地见识到了现代技术的驱动对网络文学产生的重构推力。技术的提升和产业链的升级,突显出网络文学的溢出性与重构张力,也将网络文学的创作与传播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正是技术的一次次介入,为读者提供了新的技术设备和更便捷的阅读、观赏工具,诸如平台大力推广的电子书,形成了电子书市场,尽管规模还不够大,但在不断成长,出版社与平台分账的收益逐年都在增长。随着平板笔记本电脑的广泛使用,以及电子阅读器Kindle进入中国,可以在线上购买下载电子书,也便于携带随处阅读。在中国最能吸引读者和受众阅读观赏的是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可以说中国人的阅读量是在手机上得到整体提升的。手机关联到可移动的数字终端技术,也促使网络文学作者创作了更多的适合手机阅读和观看的网文,出现了适合翻屏阅读的手机文,短平快的节奏自成一种语言修辞风格。与此同时介入网络文学的是图片、视频、音响等新技术的更替,由此产生了短视频、微电影、手游、VR剧等等。按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随着智能手机的大众化普及,手机网民的规模在急速地提升,手机上网率近90%,读屏受众更是在飞快地增长,这保证了网络文学的受众始终保持着增量。随着5G、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VR、AI、全息技术也会给网络文学提供新的机遇和发展优势。
所以,网络文学不是单一的作品产出,一部小说作品或说是大IP,后续会有多次地对其内容的不同艺术载体的开发,这正是网络文学的外溢性所在。网络文学的重构张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驱动,二是资本的催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首要因素,也是难以预估结果和把握商业价值的潜力,好在以往成功的经验提供了参照,当网络文学遇到发展瓶颈时,技术和资本的介入,会在载体和传播手段的变化上为网络文学打开新的施展天地,也会借助于技术整合资源打造出升级作品。网络文学广阔的市场前景毋庸置疑,但前行之路也存在着各种难以臆测的不确定性。但不论怎样,它都会顺应着时代发展的新技术潮流而不断地扩展自己的领地,在博眼球和聚集人气中做大、做强,只要保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就能繁荣、有序地向前走去,并且跨越国界和语言、文化的界限去影响世界。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