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青年导演王晶作品《不止不休》之前,笔者对电影的期待主要聚焦于它对纸媒“黄金年代”的呈现;而观影后我们发现,影片真正的内核,是以主人公韩东追索新闻理想为线索,讲述了“一个人为一亿人发声”的反歧视故事。
从关注社会现实议题这个意义上讲,《不止不休》确实与文牧野《我不是药神》(2018)有些相似,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不是药神》聚焦在卖仿制药事件,核心矛盾在于“专利权”与“生命权”的博弈,是点状的;而《不止不休》的叙事重点则在于韩东的职业道德如何在一系列社会新闻事件中被建构出来,是面状的。因此,调查记者的身份成为一份颇有意味的设置,他见证并书写着21世纪之初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也带给观众更加多维的回望与思考。
(资料图片)
与时代共振的纪实佳作。从影像风格来看,《不止不休》是一部颇为纪实的故事片。影片在场景还原上下足功夫,细节处理精准有效。无论是北漂青年局促的居住环境,还是纸媒黄金时代报社如火如荼的工作现场,抑或是暂住证、水站、血牛、矿难等颇具时代感的名词……都将我们身临其境般地带回2003年这个时间节点。而穿插其中的对乙肝病毒携带者们伪纪录片式的采访段落,更为影片增加了临场感和真实性。
作为北京电影学院走出的又一位电影才俊,王晶的电影化叙事能力过硬有效。片中主人公韩东的女朋友小竹同样属于“北漂一族”,她住在地下室杂乱的仓库里,屋顶漏水,只能搭起一张巨大的塑料布,隔段时间就得清理下浑浊的积水,无须过多对白言语,这些影像已经将北漂青年打工生活的不易展露于观众眼前。
创作这部作品的过程中,导演王晶获得了来自贾樟柯创作团队的全力支持。我们了解到,王晶2010年便加入贾樟柯的创作团队,曾担任《山河故人》《江湖儿女》的执行导演,《不止不休》是他的首部长片作品。为此,贾樟柯不仅担任了影片监制,并且在其中精彩客串了一位山西煤矿的治保主任。这种保驾护航,对青年导演的创作起步可谓弥足珍贵。
不光如此,片中两处出彩的超现实镜头,也不禁让人联想到贾樟柯在《三峡好人》(2006)、《江湖儿女》(2018)中类似的处理。其一是韩东进入报社实习培训时,随着杨利伟成功进入太空的新闻旁白,象征着职业理想的圆珠笔从堆满了报纸的案头逐渐飘在空中,飘向远方,个人新闻理想与宏大的国族梦想由此形成互文;其二是影片结尾韩东代表一亿人发声的报道最终见刊,而那份报纸也像圆珠笔一样,从熙熙攘攘的春运大潮飘向空中,与春运主题共同占据了头版,这不仅昭示着韩东新闻职业生涯的继续,也彰显着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的共振与联结。
理想主义者的刻画与讴歌。片中韩东踏入报社的第一场戏,会议室里正在激烈争论着何谓“新闻伦理”。争论、矛盾、冲突在本片中无处不在,也勾画出韩东这一人物的鲜明形象。比如,他不办理北京的暂住证,因为他觉得这“不合理”,期待有更合理的解决办法。作为一名没学历、没户籍、没工作的“三无”北漂青年,韩东本身就属于被歧视的弱势群体,这也是他成为调查记者后能够共情被歧视者的基础。
影片为韩东的最终转变埋下了许多伏笔。2003年,当时社会对于乙肝还没有非常科学的认知,乙肝患者及携带者遭受着求学、工作等多方面的社会歧视。在深入调查乙肝代检的过程中,韩东亲眼见证这些乙肝患者/携带者的困境。虽然他自己没有病症,但是他有朴素的正义感和同情心,因此他才会质疑报道乙肝代检事件是否合乎“新闻道德”,以及什么是真正的“新闻道德”。
正因为韩东非常明白记者所拥有着的、某种掌握话语的权力,他才会质疑这篇能够助他事业转正的稿件是否应该发表。而这种质疑,我们愿称之为“真理之问”——没有事实错误的新闻报道一定是道德的吗?乙肝代检者们是不是本可以不用代检的呢?写在法律里的就不会错吗?就韩东而言,重要的不是单纯地在身份上成为一名记者,而是他能够为被歧视的人群发声。当他拒绝乙肝代检稿件发表时,他的新闻理想实现了与个人道德的统一。韩东的选择看似背弃了自己的新闻理想,反过来却恰是他坚守新闻理想的佐证。
对这个形象的成功塑造,既来自饰演者白客的悉心演绎,也得益于张颂文饰演的报社前辈黄江的助力,两位优秀演员奉献了《不止不休》中最为精彩的对手戏。从“深入虎穴”探访矿难,到为撤稿产生矛盾二人之间无声的目光对峙,这些充满跌宕和张力的戏剧情景,是《不止不休》能够打动观众、获取市场成功的根本保证。
不止于怀旧,更着眼未来。在肯定《不止不休》的同时,我们也不避讳影片的一些薄弱之处。比如,从影片主海报展现的四个人物来看,小竹的位置仅次于韩东。从各方面来讲,她本应该十分重要,但实际观影中,我们却只能在只言片语中拼凑出她的人生前情。韩东北漂是为了“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而小竹这个女性角色的功能却是较为弱化的;同时,片中对女性在职场遭遇的性别歧视也只是浮光掠影一笔带过,如能合理加强,想必影片会更为出色。
很耐人寻味的地方在于,《不止不休》表面看起来是在“追忆”20年前的纸媒黄金时代,但创作者其实也对互联网媒体的快速崛起给予了相当肯定。我们发现,“三无青年”韩东正是借由互联网的助推才能够实现新闻理想。从网络论坛bbs发表帖子受到黄江等前辈的注意,到以一人之力,借助网络平台收集患者调查素材,写出改变一亿患者命运的重要稿件,这让影片没有落入一味念旧的桎梏,而拥有更加宽容的、面向未来的明亮空间。
也正是基于此,《不止不休》在此时的上映才显得更加可贵。无论是纸媒,还是互联网媒体,影片所呈现的,其实正是其英文片名所言的:The Best is Yet to Come(“最好的还在后头”)。这份激励,不仅是献给媒体工作者的,也是献给如今每一位大时代中奋进拼搏的追梦人的礼物。我们要肯定青年导演王晶剖析现实的勇气,而片中始终洋溢着的乐观积极的态度,更值得称道。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